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定义与特征是怎样的?
我国刑法第294条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定义为: “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有组织地进行犯罪活动,称霸一方,为非作恶,欺压、残害群众,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生活秩序的组织。”由于刑法规定在表述上不甚清楚,使得黑社会性质组织和犯罪团伙、犯罪集团、恐怖组织等相近犯罪组织的概念界限难以区分,从而导致理论上的纷争和司法实务运用上的混乱。为解决司法实务中遇见的具体认定问题,2000年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曾作出有关司法解释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特征进行过界定。但公检法各家对于黑社会性质组织是否必须具备司法解释中所提的四个解释中的第三个特征,即“通过贿赂、威胁的手段引诱,逼迫国家工作人员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活动,或为其提供非法保护” (俗称为“保护伞” )意见不一。同时,对《解释》中规定的4个特征在一般情况下要同时具备,但在特殊情况下是否必须同时具备也存在分歧。为使公检法各家统一认识,2002年4月28日的立法解释对早先司法解释的规定做了修正。 对比关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特征的司法和立法解释,不难看出两者的区别就在于“保护伞”是否为构成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必备要件上。立法解释则未将“保护伞” 列为黑社会性质组织区别于其他犯罪组织的特征而只是在特征中论及“或者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包庇或者纵容”。
相关推荐
- 如何向外国申请专利?2021-06-07 16:15:26
- 专利申请需要提交哪些文件?2021-06-07 16:13:43
- 专利侵权纠纷中合法来源抗辩是怎么一回事?2021-06-07 16:11:49
- 著作权法中的作品指的是什么呢?2021-06-07 16:07:22
- 何为具有“独创性”的作品2021-06-07 16:06:21
- 保护著作权,我们在行动2021-06-07 16:05:15